一场从资源依赖型到技术依赖型的发展模式变革,正在上演。
10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具体提出三大阶段目标:
1、到2025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初步形成,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
2、到2030年,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重点耗能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到2060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全面建立,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意见》提出11大方面的要求和措施,其中在深度调整产业结构方面,提到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5G)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可以见得,科技企业成为新一轮绿色革命的掌舵者是大势所趋。
在此背景下,许多科技、物联网巨头们纷纷投身碳中和的大潮。
科技产业碳排放的“能源账”
从碳排放来源方面看,我国碳排放主要来自能源(包括能源供给以及能源消耗)领域。据国际碳行动伙伴组织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能源领域的碳排放占全国排放总量的77%;工业过程碳排放量占14%;农业及废弃物碳排放占比分别为7%和2%。
提到碳中和等概念,大众更多关注的是能源、电力、钢铁制造等碳密集型产业,自身排放较低的科技产业的关注度相对较弱。那么科技产业的碳排放量目前情况如何?
根据全球电子可持续发展倡议组织的估算,2020年全球ICT行业碳排放占全球碳排放的2.3%。随着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和对算力需求的增加,信息通信技术本身的能耗可能会持续增加。
数字经济下的产业相比传统经济模式的产业要更加节能环保,最主要的能源消耗大多来自电力的使用。
当下云计算市场带动的大数据中心发展,其带来的能源消耗及环境污染问题逐渐显露。
据前瞻研究院研究显示,过去十年间,我国数据中心整体用电量以每年超过10%的速度递增,其耗电量在2020年突破2000亿千瓦时,约占全社会用电量的2.71%。
另外据业内报告预测,2035年,中国数据中心和5G的碳排放总量将达2.3亿-3.1亿吨,约占中国碳排放量的2%-4%。其中,数据中心的碳排放将比2020年增长最高至103%。
可以看出,虽然相对能源产业而言,科技产业的碳排放量较小,但科技产业在办公、物流、交通等方面的耗能仍然值得引起重视。
一批物联网企业在风口中的崛起
从目前科技企业的碳中和保卫战来看,Google、苹果、Facebook、微软等世界级科技巨头引领了100%可再生能源的潮流。
在此背景下,不少中国物联网企业凭借其技术优势与解决方案能力,在实现自身低碳发展的同时,助力其他行业增效降本,融入到“碳中和”的蓝图中去。